Wednesday, September 29, 2010

[ 心理劇治療。] 交換、覺察與改變: 初探角色交換技術下的療癒因子



角色交換 ( role reversal ) 在心理演劇的過程當中是很典型的技術。Moreno本人認為角色交換本身在心理劇當中對於主角的重要性可分為兩點,其一,就個體對外的人際互動層面,角色交換技術提供了個體社會化的機會;其二,對於個體內則具有自我整合的功能 (Kellermann. P. F, 1994) 。由此可見此技術在心理劇當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技術,故亦有心理劇的引擎之稱 (陳鏡如譯, 2004)。藉此,本文嘗試針對角色交換此一技術進行兩部分之論述,第一部分主要是針對角色交換的內涵做一闡述。第二部分則是針對角色交換技術下的療癒因子進行分析與探討。


內涵

角色交換的發展歷程

在說明角色發展的定義之前,先針對Moreno 所提出之角色發展能力發展歷程進行說明。Moreno將個體在角色發展歷程的心理學基礎畫分為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分別為認同的母性基質時期(the stage of the matrix of identity)、替身的時期(the stage of the double)、鏡觀的時期(the stage of the mirror)、角色交換的時期(the stage of role reversal)、身分認同的轉換時期(the stage of reversal of identity) (陳鏡如譯, 2004)。

Moreno 認為在第一階段,嬰兒與母親共為一體,而到了第二、三、四時期,其發展歷程分別類似對應到替身、鏡觀與角色交換的技巧發展。角色交換能力的發展主要是第四階段的重要任務。在該階段中,孩子會開始積極主動的去扮演某個角色,而透過逐步角色扮演的過程當中,孩子開始能去體會在其他角色中的較為深層的想法、需求與感受,充分的去體驗這個角色 (游淑瑜 & 游明麟, 2007)。



角色交換的定義與歷程

根據Moreno 對於角色交換技巧發展的描述,可以對於此技術定義為,角色交換為在一個互動的歷程當中,由主角與對角交換角色,而進入到對方的角色裡面的一種 (張貴傑等譯, 2004b)。

對於角色交換技術的定義在具體的實作上,往往很容易被直覺地理解為是改變某個角色於和他對立的角色或是位置之上。Kellermann (1994) 認為這樣的定義並不夠清楚,他認為角色交換的歷程以涉及下述三個次階段間複雜的內心(intrapsychic)與人際交互作用。這三個次階段分述如下:

階段一:同理的角色交換 (empathic role reversal)。在該階段,兩人互相進入到彼此的個人世界當中,兩人開始在情緒、認知與行為層次同理對方。這時的角色交換是從初步的表層模仿到深入的扮演、認同與內攝(introjections)。這時比較著重於理解與知覺到對方所經驗的。但除了同理外,Moreno 強調自發的狀態、暖身的歷程與心電感應等概念也涉入整個角色交換的歷程當中。

階段二:行為的再製 (behavior reproduction) 。在此階段,不管理解是否正確,個體會開始以主觀的態度去再製所知覺到的對方,而有行為反應出現。

階段三:角色回饋 (role feedback)。最後第三個階段,角色交換的不只單以我如何知覺你,也包含了我如何知覺到你是如何看待我的。因此,個體必須反映他們自己、對方的反應及這個互動的歷程。



療癒因子

透過Kellermann對於角色交換的歷程分析,並考量Moreno所提出角色交換技術所具有之兩大功能,我整理出以下五點使用角色交換技術所帶來的療效因子,分別敘述如下。

一、觀點取替 (Perspective taking) 的能力

協助主角發展觀點取替的能力是角色交換技術最主要的一項療效因子。觀點取替是指個體想像他人可能的想法與感受之能力。而角色交換的能力可以促使個體理解他人情緒、較佳的溝通技巧、較佳的自我概念、自尊、人際知覺等 (Berk. L.E, 2009)。在社會行為層面,觀點取替的能力可讓個體在團體中較被喜愛,因為個體能夠針對他人的需求做有效的回應,並且也較能展現同理心與同情心,也能再一些較困難的社交情境中提出較佳的問題解決方法 (Eisenberg.N, Murphy. B.C, & Shepard. S, 1997)。所以在心理劇的歷程中,主角可以在各景中透過與其他角色進行的角色交換,進入該角色內進行完全而深入的體會,而去增加其觀點取替的能力,發展出對於該角色的同理心,並加以修正對於該角色原先所擁有的一些偏誤(bias),此外也能同時擁有自己與他人對該景之不同的觀點而增加對於整個事件的了解,進而從更全面性的角度來提出更具適應性的解決方法進而去化解人際問題。

二、注意力轉移 ( attentional shift )

Ingram (1990) 提出臨床上許多有情緒困擾的個案往往有一個共通的特徵,即為過度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負向情緒上,這樣的現象稱為聚焦自我的注意力(Self-focused attention)。但透過角色交換的技術,主角可以有機會跳出自己的角色,擺脫伴隨於該角色的情緒泥沼中,以一個不同的眼光去體驗他人的感受,知覺整個現象場,而提供給主角一個新覺察的可能性。


三、創造力 (creativity & Spontaneous)

正如Moreno 所言,整個角色交換的歷程不只有同理心,創造與自發性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運作。以Moreno所提出來的角色習得的三個階段:角色取得、角色扮演、角色創造中,在最後一階段的角色創造就是需要透過自發性與創造力,而展演出更適於環境的行為出來 (張貴傑等譯, 2004a)。因此,在主角的角色交換歷程中,習得另一個欲交換的角色也必定走過這個歷程,而運作其創造與自發性。Moreno認為,透過個體越能自發與創造,個體就越能去解決生活情境中的問題,所以,透過角色交換的經驗,也越能促發個體自發與創造的經驗。


四、擴大角色目錄


從Moreno 發展出來的角色理論強調個體的自我發展是透過不斷的與他人進行角色交換而來的。所以在進行角色交換的同時,主角其實可以去學習與經驗不同的角色,這會有助於主角所能表現之行為的範圍擴大,也能讓主角更有彈性的能依據不同的情境,選擇適當的角色來加以呈現之 (王行 & 鄭玉英, 1994)。

五、人格整合

Moreno 認為個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個體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與個體會形成社會原子(social autom)。在這其中,個體與重要他人進行心電感應(tele)等互動,這樣往來不斷的互動形成了個體人格中不同面向的特質(王行 & 鄭玉英, 1994)。

Kellermann (1994) 認為角色交換除了對他人之外,交換的對象也可以涉及個體人格中的不同角色,其將這稱為表徵性的角色交換(representational role reversal )。個體可以利用角色交換來充分去體驗這些存在於其性格中的不同角色,進而對於自己的人格進行了解與整理。

本文嘗試對於角色交換技術之內涵與其在心理治療中所提供之療癒因子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角色交換技術本身提供了相當多的功能,其除了可以使用在個體內部的人格統整之外,也可以使用在個體之外的人際互動歷程中。也正如此,角色交換技術才有心理劇的引擎之稱號。而相信在充滿自發與創造力的導演巧手之下,角色交換技術勢必也能協助個體自發而創造性的往療癒之路邁進。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行, & 鄭玉英. (1994). 心靈舞台 : 心理劇的本土經驗. 台北: 張老師文化.
張貴傑等譯. (2004a). 心理劇導論:歷史、理論與實務. 台北: 心理出版社.
張貴傑等譯. (2004b). 心理劇臨床手冊. 台北: 心理出版社.
陳鏡如譯. (2004). 心理劇入門手冊. 台北: 心理出版社.
游淑瑜 & 游明麟. (2007). 心理劇治療的人格理論 : 角色理論及其重要概念. 輔導季刊, 45(1), 50-59

西文文獻
Berk. L.E. (2009). Child development (8 ed.). New York: Pearson Eduction.
Eisenberg.N, Murphy. B.C, & Shepard. S. (1997). The development of emphatic accuracy. In Ickes. W (Ed.), Empathic accuracy. New York: Guliford.
Ingram. R. E. (1990). Self-focused attention in clinical disorders : Review and a conceptual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7(2).
Kellermann. P. F. (1994). Role reverse in psychodrama. In Holmes. P, Karp. M & Watson. M (Eds.), Psychodrama since Moreno. New York: Routledge

[ 心理劇治療。] Episode. 01 概觀




心理劇(Psychodrama)是由J. L Moreno M.D. (1898-1974)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



依照Kellermann(1992)對於心理劇所整理的一個定義為

『 心理劇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方法。在其中個案被鼓勵透過戲劇化、角色扮演、繼續自我呈現,去持續和完成他們的行動。使用口語與非口語溝通,演出了許多場景,描繪了過去發生的特殊記憶、未為完成的情境、內心戲、幻想、夢、為未來的冒險所做的準備、此時此地未經預演的精神狀態表達。這些場景若不是接近真實的生活情境,就是內在心理過程的外化。如果需要,其他的角色由團體成員或無生命的物品所扮演。會使用到許多技巧,如角色交換、替身… 』



由上述的整段描述,我想是可以提出來有幾項重點做描述的,由於本次只是對心理劇做一個簡單的概述,其他的內容後續會加以介紹

1. 心理劇本身是一種心理治療,其與一般以談話為基礎的心理治療 (talkative therapy)不同之處在於其強調行動(action)的元素,並不只仰賴語言的素材,同時強調非語言、身體感覺等。

2. 一般的心理劇課本都會提到心理劇的五項要素,在這裡也約略提到,分別為

a.導演(Director):引導主角展演其生命故事的人,他們通常會接受心理治療的訓練,同時
也精熟心理劇的原理,像是角色理論、社會計量等

b.主角(Protagonist):提供其生命故事於心理劇舞台上開演的人。心理劇與其他治療不同在
於,其他的治療學派往往會將尋求協助者稱為個案,但心理劇裡面則將其稱之為主角。

c.輔角(Auxiliaries):心理劇的執行往往是透過團體治療的形式來加以運作。所以,對於
團體成員中那些被主角挑選來扮演主角生命故事中角色的人,我們稱之為輔角。有時候,
導演也會邀請主角從中挑選一個人來扮演自己,這樣的輔角有個特別的名稱,稱之為替身
(double)

d. 舞台(Stage):很簡單的來說,就是進行心理劇的地方,像是團體治療室等地
e. 觀眾(Audiences):心理劇在本質上是團體治療,主要是透過針對主角的問題去進行個別
心理治療,但透過主角的故事,可以勾起其他觀眾內心中相似的議題,透過看劇、之後
的分享,來達到療癒的效果


對於我來說,心理劇本身吸引我的地方,應該正如同第一點所說的,心理劇相較於其他治療取向,是更強調行動、經驗的一種治療學派。在研究所的訓練中,我主要接受的是認知治療或是認知行為治療的訓練。在許多療效評估的研究文獻上再再的為認知(行為)治療對於各心理疾患的效果背書。只是,在實作上,我們也是遭遇到瓶頸。比如說遇到在智性(intellectual)與情緒不一致的個案,我們很難將治療的互動與他的情緒層面作連結,讓他能更真實的與他的問題在一起,最後只是後來變成一種很表面『說說』的形式。


但透過心理劇的技術,可以讓個體完整的把自己投入在其中,讓個體能充分的去覺察自己。這樣經驗性的治療,或許能夠去補足認知行為治療在這部分的某些限制。在數次的心理演劇當中,我也深刻感受到心理劇那種療癒的力量。我想他會吸引我的原因,也正是如同他所強調的,讓我經驗到他的效果,而非只是在理性層面用文獻研究的那些數百顆星星來說服我他有效。



如果你願意去嘗試,為何不找個機會也去體驗一場心靈演劇呢 ?




[ 待續 。 ]

[ 心理劇治療。] 台灣心理劇學會第一屆年會

心理劇(Psychodrama)從陳珠璋與吳就君老師等人引入台灣,到現在已經邁向第35年,而在今年台灣心理劇學會也在前輩努力之下終於誕生,學會訂於99年3月27-28日,於台南舉行第一屆的台灣心理劇學會年會

會中除了有資深的心理劇導演賴念華老師所介紹心理劇在台灣的發展之外,也有旅美的心理劇導演龔寧馨老師介紹其在美國學習心理劇的歷程,並帶領結合身體能量與藝術治療的心理劇.

此外,大會第二天也有許多資深心理劇導演所開設的八場工作坊,相信內容一定十分精彩

有興趣的人可以於此處下載年會的DM 與各工作坊之簡介,或是寫信於台灣心理劇學會之聯絡信箱,與學會秘書索取相關資料,來信請寄 taptaiw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