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05, 2012

我在早療中心做的事 : 臨床心理師可以為早期療育的孩子提供什麼服務呢 ?




前言

這是離職前,上面長官要我寫的一篇成果報告。我想把它改寫一下,很適合回應標題的那個問句。當然,這不是標準答案,不過是我在這段工作經驗中所摸索到的一個 " 暫時性的最佳答案 "。

介入模式

臨床心理學的特色在於以一個『生理—心理—社會』的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來理解每一個我們所接觸到的個體。心理學認為個體在其生活脈絡下的適應功能主要取決於個體生活中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交互作用而成 (Sarafino, 2006)。其中的生理因素包含:基因的因素、產前與產後的因素(像是感染、內分泌、代謝等)、神經解剖學的因素及神經傳導物質等造成的神經心理功能的特徵等;心理因素則包含了個人的情緒反應、行為特質、思考模式、等;社會因素則包含了個體所在的社經地位、家庭結構、人際關係、價值系統等。而臨床心理師在面對個案時,則必須從這些面向去加以了解個案目前所呈現的問題,並找出成因,加以介入。

工作內容

臨床心理師目前在早期療育復健中心的工作現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心理衡鑑,另一則為心理治療,以下分別加以詳述。


心理衡鑑

在進行心理衡鑑的過程中,臨床心理師會利用以下的方式蒐集資料。

(一) 晤談 : 在初次接案後,臨床心理師會先與個案的主要照顧者進行晤談,以了解主要照顧者目前的主訴,同時蒐集個案懷孕史、出生史、發展史、在家庭、學校情境目前的整體狀況等。

(二) 行為觀察: 臨床心理師也會根據個案在衡鑑室裡面的行為進行觀察,並且可能對於晤談中所形成的某些假設藉以製造一些情境來蒐集更多的資料。

(三) 心理測驗工具 : 臨床心理師會使用良好心理計量特性的測驗工具,這些工具可分為智力、發展、神經心理、情緒與行為等大項。透過測驗資料的結果以蒐集個體外(intra-personal,指個案與其同齡兒童相較而得之資料)與個體內的(inter-personal,指個體自身各能力面向互相比較而得之資料)。

最後,臨床心理師會根據上述三法所得之資料,加以分析與整合,並撰寫成一份心理衡鑑報告並與主要照顧者解釋整份報告之內容,回答轉介問題,同時在報告中也提供建議事項,如主要照顧者或學校老師可使用哪些簡單的技巧來處理個案的問題或可接受哪些後續的介入等。


心理治療

在接受心理衡鑑後,臨床心理師會根據個案設計並提供後續的心理治療方案,目前早療中心提供的心理治療包含以下五大類:

(一) 神經心理治療

臨床心理師利用使用智力/ 神經心理衡鑑工具,以分析個案在訊息接收後整個認知功能運作的歷程,透過各認知功能部件的拆解,以分析個案哪些認知功能(如注意力、工作記憶、長期記憶、執行功能…等)為相對弱勢能力,進而設計神經心理治療方案,對此進行訓練與提供策略,提升個案在該項認知功能上的表現。此外,也安排生態化(ecological)的家庭作業,讓主要照顧者協助個案平時亦可執行復健訓練,除了提升治療的頻率外,也可增進將該認知功能應用於日常生活情境的能力。


(二) 父母管教技巧訓練

許多接受早療服務的個案,他們的家長常常會覺得在帶領孩子的過程中常感到備受挑戰。研究也發現對於接受早療的孩子使用不當的管教方式在孩子後來的發展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像是Woodward, Taylor與Dowdney (1998) 的研究中便發現對於較好動的孩子,體罰反而會讓後續的過動程度更為惡化。因此,臨床心理師在早療服務中亦提供父母管教技巧的訓練方案,教導父母使用以行為學派為基礎的管教技巧,有效地處理並改善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現行為問題。


(三) 社交技巧訓練

許多早療的孩子都存在著社會情緒能力的限制,因此臨床心理師在早療系統中也會提供社交技巧訓練的方案,並且教導家長教學的技巧,同時安排家庭作業,以提供機會讓家長帶著孩子於治療室外的情境練習這些社交技巧。


(四) 問題解決技巧訓練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所面臨到的情境與問題相較之下也越來越複雜。因此,針對年紀較大,且整體認知功能中等以上的個案,臨床心理師會開始訓練孩子的執行功能,藉以處理其於日常生活中所遇到如人際衝突、憤怒管理、不努力行為的管理、受挫等問題。


(五) 緩和治療與家屬情緒支持

從上述「生理—心理—社會模式」來看,家庭系統為影響個案整體適應功能的重要一環,目前亦有許多研究指向主要照顧者情緒適應顯著地影響個案的整體適應行為 (Melnick & Hinshaw, 2000)。因此,臨床心理師也會針對主要照顧者進行諮詢,以了解現在整體家庭系統的壓力源,提供情緒支持,並於必要時提供適當的轉介資源以求進一步的協助。


參考文獻

Melnick, S. M., & Hinshaw, S. P. (2000). Emotion regulation and parenting in AD/HD and comparison boys: linkages with social behaviors and peer preference.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8(1), 73-86.

Sarafino, E. P. (2006). Health psychology: Psychobiosocia interactions. New work: John Wiely.

Woodward, L., Taylor, E., & Dowdney, L. (1998). The parenting and family functioning of children with hyperactivit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39(2), 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