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01, 2011

其實除了情緒, 臨床心理師還可以.....



這次回到學校, 我一直在思考我在接受臨床心理師的訓練後, 可以幫上什麼忙?
大部分的人們, 對於我們的連結多半情緒的困擾
所以, 我們可以額外做些什麼事呢?

在批改孩子的數學習作過程中, 我發現了一些些可能性。

班上有個孩子在進行分數的計算過程中很常出錯(而且錯誤率是高到很誇張的那種)

在大約翻了一下與整體智力有關的資料(SPM 與之前的在學成績 )後, 孩子的整體認知功能算中等因此要求孩子在算數學的過程中,需要將整個解題過程記錄下來, 藉以作為認知歷程評估的一項資料後來發現孩子大部分的錯誤都是出現在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的過程後來和孩子討論完之後, 發現其實孩子了解如何正確將假分數化為帶分數。接著我和孩子玩了一些評估工作記憶的小遊戲, 發現孩子在工作記憶的表現上較為不佳。

在這邊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指的是我們短暫記住一些訊息, 並且於同時需要利用這些訊息進行一些心理運作(如運算, 排順序) 的能力。

那麼工作記憶與孩子在假分數化為代分數的錯誤百出間存在的關係是什麼呢?

在假分數化為帶分數的過程中,孩子必須先將分子的數字除以分母的數字,所得的商必須要寫在整數的位置,餘數寫在分子的位置。此外如果一開始的假分數本身已經帶有一些分數,孩子還必須原先除後所得的商與原先的整數相加。就如先前所提,工作記憶涉及短暫記住一些訊息, 並運作這些訊息。因此孩子在心中將假分數化為代分數就十分仰賴這樣的能力。

在了解孩子的認知功能在解題過程中可能帶來哪些的挑戰後,接下來就是教導孩子補償策略(像是請孩子把計算過程記錄在紙上)。並且使用一些技巧強化孩子在補償策略使用上的動機,後來發現孩子在須仰賴工作記憶的題目上錯誤率下降了許多。


所以,其實除了情緒的部分之外

臨床心理師也可以提供像是針對學生認知歷程的分析,以了解學生歷程中各部件的運作功能(像是注意力, 記憶力 , 執行功能等),並針對較弱的面向加以訓練或是提供補償的策略。


或許,這也可以成為臨床心理師在學校的一片藍海呢?